人工養殖的珍珠有沒有收藏價值?
今年的珠寶展一個緊接一個,雖然規模越辦越大,但人氣卻明顯不如早幾年。但在珠寶展現場,有一個展區卻總是人頭涌涌,交易也最活躍,那就是珍珠展區。 似乎不受珠寶市場不景氣的影響,從去年開始,珍珠的價格就在不斷地上漲,與去年同期相比,一些品種的珍珠價格甚至翻倍,國內淡水養殖珍珠的價格平均漲幅也達到了30%-40%。 為什么珍珠的價格會突然漲了起來?在一直強調天然性的珠寶收藏領域,人工養殖的珍珠有沒有收藏價值? 養殖銳減 珍珠價格今年翻倍 主持人:今年的幾場珠寶展銷會上,珍珠的價格明顯上漲,部分品種的漲幅甚至翻倍,為什么會出現這種集體漲價的情況? 專家:珍珠的價格應該是從去年3月份開始漲起來的,當時第一夫人彭麗媛首次陪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被她作為國禮贈送給坦桑尼亞總統夫人的,就包括有浙江的珍珠。當時國禮名單出來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將珍珠再次推向了社會的關注熱點。之后的一段時間,珍珠的銷售有了一個非常明顯的增長。 但珍珠漲價最根本的原因,是受早幾年世界金融危機影響,珍珠的出口量銳減,價格暴跌。而且自2008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路走高,很多珍珠養殖戶虧損嚴重,退出了珍珠養殖業。2013年的時候,市場上的供應明顯緊張,價格自然就上漲了。到今年3月份,珍珠的價格漲幅已經非常明顯了,特別是在香港的珠寶展上,很多品種的價格都已經翻倍了。 主持人:珍珠產量的減少,應該跟2007年以來湖北、安徽等地區相繼出臺禁養、限養珍珠的政策有關。為什么珍珠養殖會對水面造成污染? 專家:養珍珠蚌跟養魚、養鴨一樣,也要投放飼料,最早的時候投放的還是鴨糞、豬糞什么的。而且珍珠蚌本身也會有排泄物,會影響水質。 主持人:今年珍珠的價格上漲這么明顯,會不會吸引新一輪的珍珠養殖潮? 專家:很多養殖戶早幾年虧大了,都已經轉行了。堅持下來的養殖規模也減少了很多,很多2008年時有十多畝的,現在只剩下一兩畝了,不敢再大規模養殖。目前的珍珠養殖量,估計還不到以前的三分之一。 而且珍珠養殖對水質的要求非常高,水質不好,珍珠蚌很容易死掉?,F在適合養殖珍珠的河道越來越少,原先養珍珠的地方,只剩下江蘇、湖南一帶的水質相對還比較好,很多珍珠的養殖基地都轉移到了湖南洞庭湖。如果連湖南的水質也被污染了,我想不到還有哪里的河道能夠養殖珍珠。 專家:另外,珍珠的養殖周期性也比較長,一般的養殖周期是3-5年,不可能今年養明年收,所以短時間內珍珠的市場供應還是會比較緊張的。 除了受水質的影響外,氣候對珍珠養殖的影響也很大。溫度太低珍珠蚌會死掉,高溫則會導致水質變化,氣溫如果超過30攝氏度也容易死珠。所以珠農一般都會選擇在6月份的時候殺珠,不會等到盛夏的。 什么樣的養殖珠才有收藏價值? 專家:在翡翠、和田玉、紅藍寶石等收藏領域,都很強調天然寶石才有收藏價值,不知道人工養殖的珍珠有沒有收藏價值? 專家:其實現在市面上的珍珠都是養殖的,我入行20多年,還沒見過一顆天然的珍珠。 專家:很多人愿意一擲千金購買翡翠、和田玉,但卻不愿意購買收藏性價比更高的珍珠,就是因為覺得珍珠是養殖的,不值錢,這是一個認識的誤區。 因為珍珠的養殖并不容易。珍珠蚌即使養上3年,采出來的珍珠個頭仍然很小,這樣的珍珠的確沒有收藏價值。有收藏價值的珍珠,直徑起碼要達到12毫米,這么大的珍珠,至少要養上9年。但一個珍珠蚌養上9年風險太大了,水質變壞、臺風天氣等原因都會影響珍珠蚌的壽命,蚌死了里面的珍珠就變成了死珠,也沒用了。而且還有其他很多無法估計的風險,如果真要養上9年,一般最多只有10%的存活率。所以珠農一般養上個5年就會收割了,很少有人愿意博運氣養到9年,萬一一個天災人禍就什么都沒了。 專家:很多大顆粒珍珠的形成其實也是偶然的,比如號稱國內目前最大的淡水珍珠,直徑達19.8毫米,我沒有見過,這么大的珍珠可以說是一個傳奇了。如果按照正常的成長速度,要形成這么大顆粒的珍珠,估計珍珠蚌的壽命要有12年,人為養殖很難做到,我估計它就是收割時候的漏網之魚,剛好生命力又比較頑強,所以一直存活了下來。 淡水珍珠只有三種顏色 主持人: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珍珠分類很多,有淡水珠、海水珠、天然珠、養殖珠等等,它們都有什么區別? 專家:天然珠和養殖珠很好理解,養殖珠又分淡水珠和海水珠兩種,日本的珍珠就是海水珠,而國內產的都是淡水珠。海水珠相對比較小,通常直徑只有6-8毫米,顏色稍微深黃一點,行家單靠肉眼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的。 主持人:哪種顏色的珍珠更好? 專家:海水珠有三種顏色:金色、黑色、白色,其中金色的海水珠最貴,黑色和白色的海水珠價格差不多。 淡水珠主要有三種顏色:白色、紫色、粉紅色,這三種顏色是天然的,除此之外的其它顏色都是加色的,不是天然的。不同顏色的淡水珠,價格差別其實不是特別大,價格差別主要取決于它的大小和圓潤程度。珍珠越大、越圓,光澤越亮,價值就越高。直徑6毫米的珍珠,很圓很飽滿的話,1公斤的批發價大概是兩三萬元,早兩年一公斤只要七八千元。 主持人:但市面上黑色珍珠的價格明顯比白色的要貴很多。 專家:那是因為黑色的珍珠都是海水珠,海水珠必須依賴進口,而白色的珍珠有國內的淡水珠可以代替,所以商家在進口海水珠的時候,比較喜歡進口黑珠,很少進口白珠。所以你說的價格對比是拿黑色的海水珠跟白色的淡水珠做對比,同等大小的珍珠,海水珠會比淡水珠貴。但如果都是大溪地的珍珠,白珠還會賣得更貴一點。 主持人:聽說珍珠也有A貨、B貨,這跟翡翠的A貨、B貨有什么不同? 專家:珍珠如果是一個面上有瑕疵,我們叫它A貨,可以在打孔的時候把瑕疵打掉,鑲嵌成吊墜、戒指;如果兩個面上都有瑕疵,但剛好在對立面的話,我們可以穿孔做成項鏈,這也叫A貨鏈;如果三個面都有瑕疵,那就很難完美遮瑕了,我們稱這種珍珠為B級貨,也就是說達不到A貨的品質。還有一種C貨,這種珍珠的瑕疵面就更多了?,F在很多百貨商店銷售的珍珠首飾,很少能找到單顆珍珠完美無瑕的。 珍珠難逃“人老珠黃”的噩夢? 主持人:很多人不愿意收藏珍珠的另一個原因,是珍珠比較容易損耗,俗話也說“人老珠黃”。珍珠的光澤是不是一定會隨著時間而變化? 專家:珍珠的光澤、顏色主要跟日常的佩戴、保養有關。日常佩戴的時候如果經常出汗,或者是戴著項鏈做運動、做家務的話,珍珠的光澤度的確會受到影響,戴著珍珠首飾洗澡就更加要不得。每天佩戴之后,最好用礦泉水沖洗一下,再收起來,不要直接用自來水沖洗,更加不能用清潔劑,也不能暴曬。 主持人:珍珠被認為是唯一有生命和保質期的珠寶,它的保質期據說是一百年,對不對? 專家:如果保養得當的話應該不止一百年,正常佩戴的話至少也有五六十年的保質期。很多人說珍珠不能傳世,因為王公貴族的陪葬品中從來沒發現過珍珠,其實主要原因是墓葬的存放條件不好,一挖掘就被風化了。 小心買到品相完美的壓制珠 主持人:不同產地的珍珠里面,大溪地珍珠應該是知名度最高、最貴的珍珠了,它比國內的淡水珠好在哪里? 專家:大溪地珍珠是在深海養殖的珍珠,因產地大溪地而得名。它們的個頭都比較大,質量普遍很高,被稱為珍珠皇后。大溪地珍珠的質量為什么普遍較高,關鍵是當地對待珍珠的態度跟我們不一樣,他們收割珍珠的時候,如果是個頭小或者質量差的珍珠,就直接扔回大海,不希望質量差的珠子流入市場,影響整個大溪地珍珠的牌子。所以大溪地珍珠的數量少,質量一直很穩定,占據了整個高端市場,價格每年都在上升。 而國內的珍珠走的是中低端路線,以前一個大養殖戶一年就有幾百噸的珍珠產量,但質量良莠不齊。人家大溪地的珍珠是一顆顆裝在盒子里的,我們的珍珠是一麻袋一麻袋扔在地上的,賣的當然不是一個價格。 專家:香奈兒的珍珠首飾也賣得非常貴,但其實它們賣的是品牌的價值,它們的珍珠并非原顆的天然珍珠,而是壓制的。也就是將一些品相不好的珍珠壓制成粉,再人工造出一顆新的珠子。 壓制珠以前主要用作衣服上的飾品,但現在技術已經很先進了,有的仿真度很高,雖然沒有什么保值增值的作用,但因為壓制珠可以做得很大、很圓,所以也有人做成首飾,可以以假亂真,現在黑色的壓制珠就很受歡迎。因為壓制珠是在珍珠的外面人工覆上一層膜增加光澤,只要一摳,就能很容易分出真假了。如果怕損壞珠子,也可以送去檢驗,一驗就驗出來了。 第一夫人出訪帶動中國珍珠走向世界 專家:相對其他珠寶玉石,我更喜歡珍珠,因為它在生長過程中孕育出靈性,就像有生命一樣。它和鉆石給人的感覺不同,鉆石冷冰冰的沒什么變化,而珍珠很溫潤,很有親和力。 在國際范圍內,珍珠的認知度肯定不如鉆石,但自從去年3月份第一夫人彭麗媛將中國的珍珠作為國禮贈送給坦桑尼亞總統夫人開始,中國的珍珠就開始走向世界了。 當時彭麗媛送出的國禮有三樣:浙江珍珠、蜀繡以及國產護膚品“百雀羚”。再加上彭麗媛在出席公開場合的時候也經常配套珍珠首飾,所以去年以來中國珍珠的銷量有了一個非常明顯的增加??梢哉f我們的第一夫人給中國珍珠做了一個絕好的廣告。 遺憾的是,中國雖然是珍珠的主產國,也是最大的消費國,但至今沒有一個高端的品牌,現在珍珠的高端市場主要被日本珍珠所占據。以逅緣珠寶為例,原先是靠批發起家的,現在也開始做品牌,做高端市場,在三亞的市場非常大,說明國產養殖的淡水珠也可以做得很高端。 以前中國的淡水珠主要用作出口,所以首飾設計上主要是迎合歐美的風格。最近幾年,出口萎縮,中國消費增長,內銷已經成為了珍珠銷售的“大頭”,所以現在珍珠首飾的設計也越來越有“中國風”。 另外,以前的珍珠總給人貴氣逼人的感覺,似乎只有重大場合才能佩戴,現在大家對它的接受度已經越來越高,越來越平民化了,所以我覺得珍珠首飾的后市只會越來也大、越來越貴。 行業觀察 誰受益珍珠價格上漲? 珍珠價格集體上漲,個別高端品種甚至價格翻倍,產業鏈中誰受益珍珠價格的上漲?受訪的珍珠批發商、零售商都表示:任何一個行業,如果不是需求增加導致價格上漲,沒有哪個環節是受益的。如果珍珠價格一味上漲,只會出現“價升量跌”的情況。 在批發環節,業內人士說:“去年直徑七八毫米的珍珠,批發價一兩就一百塊錢,今年漲到了兩百塊錢。但客人不接受啊,他們能夠承受的價格,最多也就120元/兩、130元/兩。我們開門做生意要考慮資金周轉,不可能屯著不賣,所以去年的存貨,只能按照去年的價格先賣掉,我們根本不希望它漲得這么快?!? 到了零售環節,消費者同樣不可能花2萬元買一條去年才1萬元的項鏈。關分兆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價格漲得太快,銷量肯定跌得厲害。消費者覺得貴可以不買,但我們每個月都要進貨,現在的行情每天都在跳動,漲價直接影響了我們的銷量和利潤,有時候價格漲了我們反倒虧了。所以現在我們拿新貨是在虧本,而舊貨是在賺錢,兩方面互相彌補,其實并沒有賺到珍珠漲價的多大好處?!? 這種情況下,中國的珍珠終于“被迫”走上了品牌的經營正路。一方面,精挑細選收藏級別的珍珠走高端路線;另一方面,珍珠首飾的設計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款式也越來越多元化。按照業內人士的樂觀估計,不久的將來珍珠首飾將會成為中國女士的“標配”首飾,這在翡翠、和田玉等其他珠寶玉石價格高企的情況下,珍珠的性價比也的確成為了它最大的優勢。
來源:21世紀珠寶
|